我很慶幸當初決定出走澳洲,體驗不同於亞洲的西方文化。當初出走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創業後感受到台灣的悶和對大環境的失望,其實這次回台灣還是覺得什麼都小小的,人的思維和格局亦然。不是說出國就能開拓視野,旅行時發現依然在自我生活圈的大有人在,不過當時在台灣一直想看外面世界的我,卻還是會被社會框架侷限住,這似乎也是很多台灣年輕人共同的感想。
之前換宿也好、旅行也好、創業也好,總會遇見所謂的三失人口(失戀、失業、失去人生方向),有人說旅行更能尋找自己和方向,就我的經驗是更認識自己的缺陷、更拼湊了未來的想像,但是很多人反而越旅行越迷惘,旅行從來都不是解答,它只是一種解答的工具,很多人誤會它、錯用它。我鼓勵人旅行,但不鼓勵漫無目的消耗。
前陣子跟朋友去了台南,朋友如活生生的字典,在地文史瞭若指掌令我自嘆不如,而後又看到一篇文章比較台灣和西方大學生選課學分比較(結論是國外大學生選修較少的課以課後研究深化探索)...以上,為什麼很多人越旅行越迷惘?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常常忘了吸收與內化。我們享受方便的資訊,但沒有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而看花不是花、看霧不是霧、看什麼都模糊,然後判斷失焦,覺得世界都不是你自己的了,找不到立足點,繼續惡性循環,終究旅行只是人生帶過,飄泊找不到靠岸的港口。
人生的靈感到處都在,雪梨歌劇院外的日本陶瓷瓦片、南歐飲食的胡椒種子與起司、澳洲廁所總有的兩道門、VIP lounge其實是gambling...。我經常得到不同靈感,記下然後比對不同資料,吸收並內化,累積更多的資料庫,有助於完整的看世界,也不需要一直擔心看不到人生方向。我們的社會(華人)有自己的眼光、西方社會有他們的眼光,自己有自己的眼光,希望每個朋友都更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